2004年9月15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尖锐而中肯 期待与厚望
省人大常委会评议省卫生厅厅长见闻
本报记者 陈晓青

  昨天下午,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厅内人声鼎沸,150多人将会议厅坐得满满的,不少记者席都被前来旁听的群众占据,记者们不得不站在后排进行采访。究竟是什么会议引来这么多人的关心?这是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的联组会议,正在审议前一天省卫生厅长李兰娟所做的述职报告。
  公共卫生令人堪忧
    首先发言的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培德,他说,在调研中很多群众反映,对目前我省卫生工作总体还是满意的,但对卫生情况的现状仍不满意,尤其是食品卫生令人堪忧。老百姓说,现在都没有放心的食品可以吃。很多单位对食品卫生有法不依、执法不严。
    陈培德接着说,目前我省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平衡。他们在调研中发现,农村医生拥有执业证的人很少。农村不缺医,缺的是良医;农村不缺药,缺的是农民买得起的好药。
    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张凤鸣则用了很多数据,指出我省在贯彻食品卫生法上不彻底。他说,现在有60%以上的食品生产未经过检验、20%的食品无生产标准、15%的食品厂根本是无照生产;餐饮业的冷菜合格率只有40.8%,餐具卫生合格率非常低;保健食品、常用的油盐酱醋等调味品非法生产严重;乳制品微生物指标超标,营养指标未达国家规定要求;农副产品化学含量超标……
  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不容乐观
    张凤鸣还说,我省的传染病和职业病有死灰复燃的趋势,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的人数我省居华东之首,乙肝、结核病等情况也不容乐观。如今没有了婚前检查,使有些传染病更趋隐性,形势或许会更严峻。“职业病防治仍然是卫生行政部门执法突出的薄弱环节,在一些地区和企业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。如宁波鄞州区有很多的外来打工者患上了尘肺病,今年6月上了中央电视台‘经济半小时’栏目,很多患者甚至已经丧失了劳动力。从全省近10年的职业中毒情况看,中毒发病及死亡数呈上升趋势。”说到这些,张凤鸣眉头紧锁。
  廉政建设喜中有忧
    评议越来越尖锐,等第三位代表发言时,台下已小声议论开了。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潘尚总对省卫生厅的廉政建设做了评价。他先肯定了省卫生厅坚持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倡廉的中心环节,不遮丑不护短,做到有案必查。他说,省卫生厅6年来主动查办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,共处理处级干部17名。如省肿瘤医院原院长吕桂泉等人受贿一案,对涉案的24名党员干部全部作了处理,共计追回赃款人民币365.19万元、美元10500万元。
    今年4月,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代表工作委员会发放了633份李兰娟厅长廉政建设方面的《征求意见表》,其中对李兰娟同志廉洁自律情况的满意度达84.5%;对她抓全省卫生系统廉政建设的满意度也达76.2%。
    但省卫生厅的廉政建设中还存在不足,日常的财务收支管理不够规范。潘尚总说,省卫生厅建造办公大楼时向有关省级医院借的款项未及时归还,部分收入未纳入厅机关大账统一核算;下属单位未经批准增设收费项目,对外投资没有账面反映;部分医疗机构收费管理不规范。
    潘尚总委员还指出,近几年来,省卫生系统窝案时有发生。卫生系统虽还不能算是我省腐败的高发领域,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案就涉及十几人、几十人,而且基本上都是基层医疗单位。说明在某些医疗单位“腐败风”、“回扣风”、“收红包风”仍有“寄生之地、滋生之水”。
  医德医风备受关注
    省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委员章凤仙,更是对医院的不正之风毫不留情地进行了批评。她说,老百姓普遍反映,部分医院医生态度生硬,病人排了半天队,医生花几分钟开出一大堆化验单就算完事了,多问几句就不耐烦,看病真的叫“求医”。
    虽说医院现在明文规定不准医生收受红包,但一些地方出现了帮病人和医生牵线的“中介人”,替病人转交红包。医院给病人开的账目清单也不够明细,到底钱花到哪了,病人迷迷糊糊。
    她大声呼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卫生事业,省卫生厅也要着重解决各种矛盾,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,情为民所系。
    委员们的发言博得了阵阵掌声。听完这些意见,省卫生厅厅长李兰娟缓缓走上台,深深地向台下鞠了两个躬,表示诚恳地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。
  链接
    1998年开始,我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对省水利厅、交通厅、教育厅和外经贸厅厅长开展了述职评议,对省农业厅等4个厅(局)的主要负责人开展了书面述职评议。评议开展前进行公告,评议的过程通过媒体公布,评议后有结果,从而增强了任命干部的法制意识、公仆意识和创业意识,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。